2024年4月26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经济合作人才引进政府商务中欧城市合作合作单位新闻中心联系协会
投资欧洲
2011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报告
浏览:2913 来源:中法企业信息交流协会 日期:2011-11-21
 

2011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报告(全文)

 

主笔:著名国际经济学家、亚太总裁协会全球执行主席郑雄伟

 

  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作为国际经济领域中一个重要环节,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深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分工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19世纪开始,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先后经历了四次较大范围的转移浪潮,在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近一段时期的科技与产业转移给世界各经济体都带来了不同影响,全球经济结构进入到一个新的调整时期。面对新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正处于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因此,中国应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积极做好国际产业的承接与转移,使中国经济保持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

  一、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着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和渗透,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通常情况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通过跨国直接投资(FDI)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从理论上来说,这种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是由于各国的资源禀赋不同而产生的,这种转移更好的利用了各个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了资源的最优配置。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的四个发展阶段,每一次都加速了国际产业转移承接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一)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第一次科技与产业转移浪潮

  18世纪中叶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提高,使英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及经济霸主。随着英国产业高度发展,国内产业成本逐渐升高,市场容量矛盾日益突出,19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逐渐对外进行产业转移,开启了第一次国际性的产业与科技转移浪潮,输入国主要是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及北美国家。美国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凭借其良好的自然资源,吸引了众多的英国工业企业到美投资,成为第一次国际产业与科技转移的主要承接国及最大受益者。美国借助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及技术基础,以及与此相关的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实现了经济崛起,不仅成为世界工业发展史上的第二个“世界工厂”,更是超越了英国,成为新世纪世界经济霸主。

  (二)20世纪50~60年代第二次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浪潮

  第二次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浪潮紧随第三次科技革命而发生。20世纪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使得美国对其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联邦德国,进行海外投资和资本、技术输出。二战的战败国联邦德国、日本通过承接转移产业,大大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工业产业的竞争力迅速提高。联邦德国、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和第三个“世界工厂”。

  (三)20世纪70~80年代第三次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浪潮

  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界80年代结束。产业转移发生的主要区域集中在东亚和部分拉美地区。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美国一起成为这一时期产业转移的主导国家。由日本所推动的东亚地区产业转移,日本引领了东亚地区的“雁阵飞翔”。此次产业转移催生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奇迹,这些国家和地区获得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的契机,逐步实现了由进口替代型产业向出口加工产业的过渡,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或地区。

  (四)20世纪90年代至今第四次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浪潮

第四次国际产业与科技转移浪潮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这一段时期的科技与产业转移由于产业转移的输出地、输入地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有了新的特征。在这一阶段,美、日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将产业结构重心向高技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把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承接了美、日等国家转移出来的重化工业和微电子等高科技产业,并且把部分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也将很大一部分产业转移到中国内地,带动了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了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内地成为了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者。

二、全球经济结构正面临新一轮的调整

  21世纪以来资本、技术、劳务、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快速流动,世界各经济体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世界各国经济为了尽快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纷纷采用经济政策和行政手段等措施来调整和优化本国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在内经济结构,使其进一步合理化,适应各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一轮新的经济结构调整期,这种调整和优化与以往都存在不同之处,呈现出唯一性,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经济结构调整主体多元化,发展中国家表现抢眼

  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浪潮到来,欧美发达国家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自身也在不断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依托本国对资源禀赋的投资利用,不断提高的自身发展与创新能力,经济逐步进入快速稳定的增长期。中东国家依靠石油收入和贸易顺差,加强了本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多的劳动人口提供长期稳定的工作机会。非洲地区正在处在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强劲的经济增长时期。拉美国家也通过削减公共支出、减少财政赤字、降低利率,鼓励私人投资,经济发展趋于稳定。中国经济发展一直表现较为稳健,经济增长处于高位运行。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所组成的“金砖四国”正积极参与到全球科技与产业转移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正在紧跟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从而出现了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众多经济主体共同参与的现状。

  (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产品价值链分工和要素分工并存的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程度增加,传统意义上以商品贸易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格局正被打破,国际分工逐步深入到了企业内部,分工方式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部产品分工和要素分工延伸,呈现出产业间分工、产业内产品分工和要素分工并存的新模式。这主要表现在:1.产业内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内贸易重要性日益突出;2.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微观主体。在国际分工新模式中,跨国公司扮演着全球生产和交换的“组织者”的角色。全球价值链的推动者主要是行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大跨国公司。3.产品价值链分工导致生产的“分节化”,改变了资源配置方式。产品不同生产环节可以在不同国家进行,这改变了产品生产只能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生产的传统生产方式。

  (三)国际直接投资地区、行业间分配极不均衡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上升5%,转移的规模在不断加大,但是在不同区域、部门以及模式上仍旧表现出不均衡发展的状况。从投资流出方面来看,2010年欧洲对外直接投资略有上升,仅为3%,但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达到31%,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却出现大幅度下滑,大约下滑了24个百分点。从投资流入方面来看,今年流入东亚和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猛增34%;非洲、南亚、西亚以及转型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却持续下降。服务业领域在FDI方面2010年依然表现不振;但流入制造业的外资有所复苏,其项目数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项目数的近一半。除此之外,生产性服务业跨国转移成为新一轮国际投资的突出特征。世界跨国公司向服务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目前世界500强中一半以上为服务业跨国公司,其中制造业相当一部分收入也是依靠服务业。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世界各国纷纷加快国际产业转移

  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用了半个多世纪,而在后来的50多年时间里发生了三次大范围的国际产业转移。近年来,各国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速,国际产业与技术转移速度进一步加快,转移的周期进一步缩短。这要求各国紧紧把握产业与技术转移的动态,及时调整各国产业结构。

  各个发达国家逐渐意识到只有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才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率先走出危机,从而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服务外包业务有所下降,国际服务外包产业逐渐向人才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而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认识到服务外包对经济促进的巨大潜力,正积极主动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转移。

  全球经济危机使各国经济结构出现了失衡,美国作为第一大经济实体,其经济比重会在世界范围内缩小,新兴市场经济体和主要石油生产国则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全球经济结构的再次调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实际上是对世界经济的一次自我修复过程,全球经济势必要进入下一个稳定发展期。

 三、新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下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出现新趋势

  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各国经济体面临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国际产业转移也受到影响,出现了与既往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不同的“七更”、“四新”的十一个新趋势。

  (一)国际技术双向转移更明显

  随着含有高技术含量的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以及近年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利用FDI发展加强本国经济,因而国际技术发展呈现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技术转移供给多元化的特点,就决定了技术转移在国家之间甚至地区与行业之间的流动从单项转移发展成为双向转移。技术的双向转移、优势互补、相互储存,已成为当今世界技术转移的必然的趋势。双向技术转移不仅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的投资、技术贸易、交流和技术合作,还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共同成长起来的相互技术转移,这种双向的转移使得国际技术转移不再是一种承前启后的方式,而是一种复合型的发展方式,使得各个经济体对技术利用更加的充分和完备,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二)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更多

  随着各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产业与技术流出国已不再局限于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新兴工业国家在推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身兼产业承接方与产业转移方两种角色,将原有传统产业转移到更低产业梯度的国家地区。既有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向外进行产业转移,也有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国家的产业外移。新兴工业国在国际产业转移链中往往身兼产业承接方与产业转移方两种角色。2010年,发展中及转型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无论在绝对规模还是在全球对外投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历史最高的水平,发展中国家与转型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达到3770亿美元,增长23%,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比例有2007年的15%上升到28%,来自拉美、南亚、东亚及东南亚的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转型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在2010年也增长了24%。由于世界传统制造业成本条件的变化,将呈现从发展中国家再向后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态势,传统制造业也将呈现出产业向外再次转出的趋势。除此之外,随着国际产业转移规模和形式多样化的发展,跨国公司扩充了以往单纯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业务,将转移的范围延伸至开发、设计、销售、服务等一系列环节,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微观主体。

  (三)国际产业转移的层级更高

  发达国家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某些资本、技术密集产品的生产,甚至开始向少数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技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某个工序。国际产业转移已进入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并存的立体化发展阶段。特别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多地考虑产业转移承接国市场与消费者的需求,不再单纯的将承接方视为产业链中的一环,而是将其看作是世界经济中的重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研发中心转移到东道国趋势更加明显一些微电子公司也把部分研究开发工作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如微软公司、IBM 公司等相继在我国设立研究院。

  (四)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更大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投资、生产国际化加快的潮流,跨国直接投资的总量不断扩大。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24万亿美元,比金融危机前高峰期2007年同比降低了40%,跨国投资的势头不可阻挡。发达国家为赢得全球竞争优势,进一步加速了国际产业转移;发展中国家也不甘落后,为实现赶超战略,也进一步扩大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加速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度化。在规模扩大过程中,我国中西部地区日渐成为提供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的新舞台。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国家战略指引下,通过政府引导和投资环境改善,不断吸引国外直接投资。中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发展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8%,西部地区更是高出56%,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具有巨大潜力。

  (五)国际产业转移的周期更短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各国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国际产业转移进程加速,产业转移的周期也大为缩短。第一次国际产业发生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但是后来的三次大范围的国际产业转移都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比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周期明显缩短。近年来,以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软件和系统集成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传统的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开始向集工业化、信息化于一体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化,各国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速,促使国际产业转移速度进一步加快,周期进一步缩短。

  (六)国际产业转移的目标趋向于满足东道国市场需求

  21世纪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债务型经济以及超前消费,带动全球进入新一轮快速经济增长。但在这种消费增长模式下形成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是发达国家把世界作为制造工厂,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零部件的加工制造网络,自己负责产品的总装与营销。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超前消费力量减弱,使得世界加工能力过剩。各国纷纷担心本国消费能力被外国占领,占领并扩展消费市场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具有庞大的消费潜力和市场规模,因此在市场引导下,国际产业转移将日益满足东道国的消费市场需求。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研发中心转移到东道国的趋势更加明显。

  (七)国际产业转移途径更突出获取技术和科研成果

  技术是发达国家能够取得比较利益、超额利润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综合性的生产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发挥“1+1>2”的优势,促使生产力大幅度提升。发达国家会利用本国技术优势,来获取合作国家的自然资源、人才资源,从而促进本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重塑竞争优势、走出危机的根本手段。一方面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从而保证了科技创新战略实施。如美国在2010财年的联邦研发预算达到1476亿美元,比2009年高5.55亿美元,并且2009与2010年成为美国历史上联邦政府研发投资最大的两个年度。日本2009年科技预算为35548亿日元,其中科技振兴费比2008年增长了1.1%,战略重点科技课题预算比2008年增加了5.8%。法国在2010年将高等教育与研究预算提升到291.72亿欧元,新增预算中的5.65亿欧元将用于高教与研究,5.3亿欧元用于“科研税收减免”。澳大利亚2009-2010财年用于资助科学与创新的预算为85.8亿澳元,比上一个财年增长了25%。亚洲的韩国2010年的研发预算总额为13.6万亿韩元,比上年增长10.5%。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获取和利用技术为特点,加快产业转移的速度,具有高新技术的产业和新兴产业成为外资并购的竞相追逐的热点。同时作为承接方的发展中国家不再一成不变的无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而是更加期待承接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然后嫁接外国先进技术,消化与吸收,减少技术在研发过程中的沉没成本,有利于本国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八)新兴产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焦点

  为谋求把科技创新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竞争优势,世界各国都把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欧盟等都确定了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虽然目前很多新兴产业还处于科技突破和推广应用的重要阶段,但是,世界围绕新兴产业的国际布局和争夺已日趋激烈,争取占领新兴产业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成为下阶段新兴经济发展的领跑者,夺取“雁阵”中的“领头雁”的位置,来获取这些新兴产业带来的产业升级与转移带来的巨大利益。各国都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本国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都将此种政策作为国家的长期国策,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世界经济战略制高点的重大战略部署。

  (九)项目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主流

  随着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细化,特别是生产专业化和工序分工的发展,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控制并专注于研发、营销和服务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高端环节,将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设计活动,以项目外包方式分包给成本更低、具有专业能力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外包可能伴随着生产资本的直接投资,也可能仅通过外包合同,以非股权方式将业务分解或把非核心业务转移。这种做法对于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出国而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国而言,可以有接触发达国家技术的机会,同时可以学习国际大型跨公司的先进的管理经验,这种机遇使得发展中国家大受裨益,从而可以带动国内工业发展,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浪潮中实现本国产业结构升级而不被淘汰,最终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主流。

  (十)服务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热点

  伴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迁移。目前,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已接近尾声,服务业逐渐成为产业转移的新热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服务业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服务业跨国投资增长迅猛,尤其是国际服务外包异军突起。服务业离岸外包和跨国转移势头迅猛发展,欧美一些企业相继把非核心的服务业务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又具备合格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其中,金融、保险、咨询、管理和法律等专业服务更是成为产业转移的热点行业。另外,虽然制造业的国际转移逐渐接近尾声,但是制造业的发展逐渐深入,分工越来越细,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形式的服务业,这种服务业称之为制造服务业,专门为制造行业提供相应的服务,如后勤、管理、融资等环节,这种服务行业与制造逐渐分离,又与传统的服务业不同,因为它的最终消费者是法人与企业,并不是自然人,因此它的发展也成为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新亮点。

  (十一)中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地的新重点

  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对国外投资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目前,我国吸引外商投资额,高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首位,占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总额的1/4。美国有近90%的企业有在我国扩大投资的愿望,三成左右的跨国公司锁定中国,将中国定为下一个投资目标。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承接国。2010年,我国累计吸收外资1057亿美元,同比增长17.4%,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其中,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7.1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占我国吸收外资总量的比重为46.1%,其中,中部地区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28.6%,西部为26.9%。说明我国作为承接国的承接的产业的层次较高,多年来的承接的产业的质量差、地区不均匀等状况有所改变。

 四、新形势下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虽然对于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国际分工、技术转移和国际贸易起到进一步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依然存在着外部依赖性问题和产业空心化的不利影响。

  (一)推动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

  国际产业转移进一步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国际产业转移不仅使发达国家通过转移相对衰退或不再具有优势的产业或生产环节,有能力实现产业升级,而且使发展中国家在较短时间里获得了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外部支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性逐步加强。基于价值链上的产业内分工已经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并且根据产业的层次进行国家或者地区间的分工,从而大大提高了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关联度和开放效应。世界各国产业结构之间相互促动,形成了世界产业结构的有机大系统。

  (二)促使国际分工深化和方式的转变

  国际产业转移进一步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与分工方式转变。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为国际分工的延伸和扩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同时国际产业转移又对国际分工的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突破了要素和产品的传统界限,增加了价值链的分工环节,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不论以传统的垂直型分工方式,还是凭借质优价廉的智力资本,发展中国家企业都因此获得了更多参与全球创新的机会,发展中国家不再单纯作为发达国家的制造车间,而是渐渐出现横向的分工模式,经济发展层次不同的国家针对自身不同的资源禀赋,进行横向的国际化分工与合作,逐步形成世界范围内完整的产业链条。

  (三)再次加快了全球技术转移与扩散

  在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断完善的情况之下,国际产业转移再次加快了全球技术转移与扩散。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由跨国公司推动的,凭借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大规模研发投入,跨国公司迄今仍掌握着全球80%以上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它们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投资和技术转让活动,同时承接国又针对这些技术形成了完整的吸收、消化与再创新的有机体系,这些情况的出现加快了世界范围内产业更替的步伐,促进了先进技术的传播与应用,提高了全球资源配置效率。

  (四)推动了国际贸易进一步深化发展

  国际产业转移带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产业转移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进入国际市场,从而扩大了国际商品交换的范围与规模,促进了全球出口增长。国际产业转移加快了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制成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服务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占国际贸易总量的比重不断提升。受产业内分工的深化影响,产业内贸易迅速增长,替代了产业间贸易占据了主导地位,加工贸易成为多数国家的一般贸易形态。由于产业间贸易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迅猛增加,引发了贸易逆差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五)加剧产业转移承接国外部依赖性

  国际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相对落后的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偏差和外部依赖。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着先进技术和完善的创新体系优势在国际分工中掌握着主动,而发展中国家主要以劳动要素参与国际分工,致使其对外来资本和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以往的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而全球变革条件下的产业转移,可能更侧重于追求更高的利益。跨国企业更加会按照行业特点,保留盈利能力强的环节,而把盈利能力较弱的环节更多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开展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发达国家企业在产业转移中严格控制专利技术和技术诀窍,不轻易转移最新技术和核心技术,并尽可能防止技术的扩散与外溢,将核心技术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致使东道国有可能陷入“落后—引进—效仿—再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造成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垂直型分工的最低端位置,资源的贡献率非常低,这种外部性导致国际水平型分工很少,这就造成了各国的资源禀赋的浪费,产业体系过于单一,不能与国际资源分配格局相匹配,发展中国家逐渐沦为发达国家的制造车间。在这种局面下,对任何后发展的国家都是十分不公平的。

  (六)导致产业转移移入国空心化局面

  国际产业转移中供应链整体搬迁易导致移入国产业空心化。随着东道国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区位优势,跨国公司将整条产业供应链搬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它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力,但是也容易使移入国较难拥有真正的技术,当移入国的成本或资源优势失去时,整个产业链集体搬迁到新的具有优势的国家或地区,使原先具有优势的国家造成产业空心化。美国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虽然现在已经进入空心化状态,却没有改变美国的整个工业面貌,因此在2010年8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这被认为是美国全力重振制造业竞争力的最新举措,另外美国还对本土的高端的制造业继续采取各种支持措施,以期成为新时期新兴产业的领导者。其它国家在没有美国实力的前提下,产业空心化则成为一个潜在的问题,因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中国在迎接新一轮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

  在后经济危机和新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背景下,中国主要充当的是作为一个发展中承接国的角色,在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中必然会面临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必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中来,适时对本国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快承接国外产业转移步伐,提升承接的国外产业层次,这样才能在21世纪的前20年把握好发展的黄金期,才能使我国经济保持健康平稳的发展,才能为全球经济走出经济低谷做出应有贡献。

  (一)坚持深化对外开放程度,同时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我国应“以更加积极开发的姿态和方式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全方位地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根据国内实际发展状况和我国的承受能力,主动且有选择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利用国际市场的有利条件,弥补本国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缺乏。在扩大对外开放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积极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建立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产业体系,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即保护国家经济利益不受侵害;保证国民经济正常有序运行。具体措施包括:进一步挖掘国内消费市场,避免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完善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建立国家经济安全预警和监控机制;积极参加各种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经贸组织,取得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话语权及制定世界经济规则的参与权。

  (二)坚持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稳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单纯依靠资源消耗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之路,也不符合我国新时期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我国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资源消耗,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在参与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归宿,重点发展新兴、高科技的国际产业转移项目,坚持有选择性承接国际转移产业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相结合。既不能因噎废食,以为引进的产业都是污染产业而不敢承接产业转移;也不能目光短浅,为了一时的经济增长而放弃长远利益,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绩效考核逐步由单一的GDP规模指标向“绿色GDP”的综合指标转变。

  (三)提升国际科技转移层级,促使政府建立合作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传递成本下降,作为发展中的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产业转移中必须注重科技创新和自主开发,加大承接技术转移的力度,逐步实现“以市场换技术”向“以竞争求技术”的转变。在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之下,鼓励跨国公司加大在我国的投资力度的同时,采取各种手段鼓励外国企业向我国转移关键技术,并不断提高承接转移产业的技术层次,将“加工基地”转变为“研发中心”。与此同时,提高我国相关产业对技术引进的吸收消化能力,形成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减少技术研发过程中的沉没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我国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政府可以针对企业对国外技术信息、人才引进、成果推广、政策咨询等方面的强烈需求,采取措施组织建立或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建立国外技术信息、人才信息、国际合作成果示范、金融服务等平台,帮助和引导企业更好地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四)增强我国跨国公司实力,把握国际产业再次转移

  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微观主体,跨国公司的依靠强有力的技术创新优势推动了原有产业的整合升级、也加速了国际间的技术转移与扩散,促使原有产业在结构升级中整合和转移。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应当积极依靠国内跨国公司,向低梯度产业水平的国家进行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跨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但是我国跨国公司起步晚、规模小、竞争力弱、扩张力差。要想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赢得市场先机就必须利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机,鼓励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和扩张,扩大企业的规模,提高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能力。因此通过培养一批有规模、上档次、高水平的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进一步扩大跨国经济合作,加快向外进行产业转移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步伐。

  (五)联系亚太地区产业转移,努力推进区域经济合作

  东亚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互补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产业结构的梯度性是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基础,但相互间政治制度、历史因素、文化传统的差异性,又加大了各国进行合作的难度。我国与亚太地区地域邻近,在产业梯度上具有很大的差异,便于我国实施产业双向转移的战略。中国除了积极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外,更主要的是促进成员国之间的技术合作,加强科技交流和技术转让,使其向组织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我国与东亚各国联系紧密,东亚经济合作又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提供一个有利的外部条件,特别是在西欧、北美经济区域一体化趋势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增强的情况下,我国应该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利用地缘经济优势加强本地区的经济合作,逐步发展全方位的对外经济关系,努力推进亚太和东亚区域的经济合作。

 
返回
中欧企业信息交流协会(ACISFC) 2013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11号陆军中尉王子堡路,里尔,法国 邮编59800
电子邮箱:contact@acisfc.org 电话:0033 9 82 48 85 05 传真:0033 9 82 52 85 05 技术支持:艺琼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