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网站首页经济合作人才引进政府商务中欧城市合作合作单位新闻中心联系协会
欧洲产业转移平台
杨正位: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的对策
浏览:3059 来源:中法企业信息交流协会 日期:2005-05-16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纵观美日欧发达国家的发展,可以看到以IT业为代表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仍在继续,国际服务业外包方兴未艾。只要我们抓住这一机遇,应对得当,就有可能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与经济全球化加速、信息与生物等新技术兴起相伴相生,既体现在制造环节的转移,也体现在服务业外包和高技术产业的转移。这次转移呈现出以下特点:

    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是经济全球化,主导力量是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导致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调整和重组。经济全球化进程表明,目前阶段不仅体现在生产、投资和贸易等方面,而且呈现出研发、营销、服务、职业、消费全面全球化的新趋势。全球化带动了国际投资的迅速增长??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存量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9.3%提高到2002年的22.3%。

    跨国公司进行全球战略布局,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推动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前,跨国公司大都自己开展主要业务,只是转移了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环节。90年代后期以来,他们不但大规模转移生产制造环节,而且将转移延伸到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此,他们不断调整战略战术,如扩展战略联盟,世界最大的15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90%的公司参与结盟;加快本土化战略,赢得所在国政府和公众的认可与支持;加强组织集中化程度,总部的作用进一步突出;国际化程度持续提高,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的跨国指数已由1991年的51%上升到2000年的56%。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2年跨国公司达6.4万家,分支机构87万个,分别是20年前的6.7倍和14.5倍,海外分支机构销售收入17.7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出口的2.7倍。

    制造业的国际转移仍在持续,重心向东半球转移。目前,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产值与就业比重不断下降,跨国公司的转移加剧了下降的进程。以美国为例,由于其跨国公司将生产环节分包甚至完全退出生产,出现了“虚拟制造”现象,如耐克公司除最关键的气垫系统外全由外部提供,阿迪达斯公司已将95%的制造环节转移至其他国家,通用电器明确提出要由制造业公司转变为多元化的服务业公司。据美商务部统计,约有2500家美国公司将生产转移海外。结果,美国制造业产值不断下降,其占GDP比重由二战后的40%下降到2002年的13.9%,就业比重从最高时的35%降到目前的10%左右。

    东亚成为制造业国际转移的最大承接地。东亚和东南亚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500多亿美元提高到2001年886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引资的比重从1998年的47%提高到2001年的55%,在世界制成品出口中的份额提高了12个百分点。

    服务业外包蓬勃发展,出现了职业全球化现象。服务业外包和转移充实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容,成为经济全球化中新的亮点。跨国公司将非核心的服务环节,如后勤、财务、寻呼中心、研究开发、软件设计、经营管理、金融财务分析、办公支持、售后服务等,外化为一个投资项目或专业服务公司后再外包出去。服务业转移加快,体现在服务业利用外资迅速占据主导地位上。上世纪70年代初,服务业仅占世界FDI存量的1/4,而2002年已上升到60%左右,同期制造业占全球FDI存量的比重则由42%降至34%。从流量看,现在每年服务业约占全部FDI的2/3。全球项目外包市场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预计2004年达到6.3万亿美元。服务外包最多的是美国,约占2/3,欧、日约占1/3。承接最多的是亚洲,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印度、墨西哥、东欧分别是亚洲、北美和欧洲的外包承接中心。服务业转移加快了职业全球化。制造业转移曾导致蓝领岗位转移,服务业外包加快了白领岗位转移。国际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预测,今后5年内,美国白领工作岗位的离岸外包将增长30%。美国信息产业咨询公司加特纳公司预测,到2010年,发达国家中25%的传统IT工作将转向印度、中国和俄罗斯。

    高技术产业国际转移加快,研发全球化和本土化趋势明显。随着研发全球化和本地化的加速,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大大提前和加快,其结果打破了传统的产品周期论,即高技术产业只有到成熟阶段、失去竞争优势时才向低成本国家转移。20世纪末以来,跨国公司纷纷在其他国家建立研发中心,争夺当地人才,利用当地资源,直接为其全球战略服务。比如,美国升阳公司(Sun)将全球研发作为重要战略,拟将50%以上的研发放在硅谷之外,在爱尔兰、印度等地建立了主要的技术中心;英特尔于2000年底设立中国实验室,开展面向全球的研发;微软在北京设立的中国研究院,是其境外最大的科研机构。

    信息产业是此轮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核心,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都在加快转移。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1999—2001年,信息设备制造业的FDI达660亿美元,占制造业利用外资的15.4%,居制造业各行业之首。据国外专家预测,下一轮技术革命的突破口很可能是生物或纳米技术,并将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和产业转移。美国科技委员会估计,未来10—15年,全球纳米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美元。

    尽管如此,美国和日本的跨国公司仍将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研发留在母国。大型跨国公司如英特尔、思科等公司的高层普遍认为,核心和高端技术的研发关系到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宜转移或流失。比如,英特尔虽然在海外设立了不少研发中心,但芯片设计等关键技术却一直留在美国总部。

    配套、连锁转移加快,企业生态环境更加重要。跨国投资更趋系统化,产业链的连锁转移显现。生产能力的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形成了以领导企业为核心、在全球范围内相互协调的国际生产网络或体系。当一家大企业转移后,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如物流、后勤服务、中小企业随之转移。在美国制造基地芝加哥、底特律等地,中小企业跟随大企业转移的意愿十分强烈,以便在东道国提供配套;沃尔玛的对外投资带动了与之相关的其他企业的转移;美国工业品物流企业格润吉公司因其部分客户和供应商已投资中国,正积极准备来华投资。

    这种系统转移和在国外配套的现象,促使现代市场竞争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全球生产体系或全球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凸显产业集群的重要性。跨国公司投资时也更注重东道国的配套能力,更看重产业链、企业群和其他软环境,更注重区域的整体竞争力,这势必对企业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际产业转移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发达国家担心就业流失,发展中国家担心经济安全。发达国家的企业对产业转移的态度较为积极,但政府担忧由此引起产业空心化和失业增加,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居民则担心自己的饭碗被发展中国家抢走,因此反对之声不绝于耳。据了解,美国各界对产业转移均相当敏感。日本经济产业省也认为对外投资导致制造业产值下降、就业减少。欧洲一些政界人士明确反对产业转移,不少跨国公司慎提“转移”一词。

    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对经济自主性和国家经济安全的担忧。有的认为,外国企业与国内产业联系不紧密,容易变成出口飞地或“候鸟经济”;在核心技术、关键部件、营销渠道等方面形成依赖,国内增值少,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难以培育出动态比较优势,长期对外依赖可能影响本国的自主发展能力,拉美国家是前车之鉴。有的认为,尤其对于发展中大国来说,过于依附跨国公司的发展模式不可取。尽管存在种种担忧,但发展中国家的主流还是竞相给外资提供优惠,希望接受更多的产业转移,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景和对策

    我国是吸纳国际产业转移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我国利用外资连续10多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我国吸收的主要是直接投资建厂的绿地投资,占世界绿地投资的1/4,占发展中国家绿地投资的1/3以上。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比如,电子信息产业靠外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信息产业增加值和出口中,外资企业分别占2/3和4/5以上,2003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1.88万亿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我国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在于市场和成本。跨国公司看重我国巨大且成长性好的市场、大量熟练劳动力和科技人才以及广阔的经济增长前景,因此,美国科尔尼公司连续两年将我国评为跨国公司投资首选地,联合国贸发会议2004年的评价也是如此。特别是我国高成长性的大市场,对跨国公司吸引力空前提高。不少企业的投资目标正在由过去的加工组装和出口导向为主,转向在中国销售为主。摩托罗拉高层认为中国是最有增长潜力的市场,爱立信、英特尔、思科、新加坡电信等对中国市场都高度重视。日、韩企业也不甘落后,据调查,790家在华日资企业计划到2005年将把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比例提高50%以上,31%的韩资企业希望在中国内销或转口。

    与此同时,不少跨国公司认为,中国的劣势主要在于软环境。一是知识产权保护较弱,阻碍了高新技术研发环节向中国的真正转移。二是体制效率较低,行政透明度不高、政策变动频繁、创新创业机制不完善等,导致交易成本偏高。三是国内市场不够统一。一些外国政府部门和企业界均反映,中国一些地方竞相攀比优惠政策,纷纷对外宣传自己的优惠政策最好,使外商感到中国政策不统一、不透明,让他们无所适从。中国市场分割较严重,不利于发挥市场规模巨大的优势,资金在省际、市际流动困难,给投资和生产经营带来极大不便。

    权衡优劣,我国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景依然看好。目前,国际产业转移还有很大的空间,特别是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转移方兴未艾,蕴藏着巨大的机遇。预计到2010年,全球外包市场将达20万亿美元,是1993年的4倍,是当前跨国公司产值的5倍。国际数据公司预计,美国IT业转移到海外的职位比例,将从2003年的5%飙升至2007年的23%。我国在市场、成本、发展前景、配套能力等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并将维持相当长时期,这有利于我国扩大吸纳国际产业转移。我国在吸纳制造业转移方面已成就斐然,虽然承接软件外包起步较晚,但增速很高,2000—2003年,年均增长超过70%,2003年达到20亿美元。美国加特纳公司预言,中国将在2007年后成为继印度、菲律宾之后的第三大国际项目外包基地,是新兴的外包中心,具有成为“世界办公室”的潜力。

    面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简而言之,宜扬我所长,补我所短,创造综合竞争优势,吸纳更多生产要素向我转移,加快我国的发展进程。

    第一,应当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大力改善知识产权、行政、法律等软环境。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软实力”的竞争,是国家间竞争的重要内容。我们应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使之与成本、市场优势更紧密地结合,增强我国的吸引力。要加快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改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特别是要增强政府服务意识,强化对市场主体的服务,改善企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焕发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应当高度重视吸纳服务业外包,加强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是我国的弱项。我们应通过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搞好高技术和服务业人才储备、改善创业创新环境、创新吸纳方式等多种途径,吸纳更多的服务外包和高技术产业转移。同时,要处理好自主发展与利用外部条件的关系,加大对软件、生物、纳米等新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增强自主研发和营销能力,培植自己的跨国公司,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应当高度重视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提高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水平。要充分利用我国市场大的优势,增强讨价还价的能力,坚持以市场换市场、以市场换资源、以市场换技术,增强国际产业转移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要建立完备的市场标准体系,推动外资转让技术、交换销售网络;纠正一些地方拼“优惠”的做法,统一外资政策;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搞好国内配套,延伸产业链,促进加工贸易从“候鸟经济”变成“榕树经济”,扩大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利益,并吸取拉美的教训,防止丧失经济自主性,把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第四,应当高度重视化解国际产业转移中的矛盾,促进共同发展。随着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增加和我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的提升,国际上出现一些反对的声音不足为怪。对此,我们既要有长远的战略考虑,也要有近期的战术应对。要坚持共赢和共同发展的原则,保持贸易基本平衡,加强与有关国家的沟通与协调;要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开展力所能及的对外援助,树立和平发展的形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商务部政策研究室杨正位)

 
返回
中欧企业信息交流协会(ACISFC) 2013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11号陆军中尉王子堡路,里尔,法国 邮编59800
电子邮箱:contact@acisfc.org 电话:0033 9 82 48 85 05 传真:0033 9 82 52 85 05 技术支持:艺琼网络